2025-02-24
最新|利来体育娱乐!死亡证明管理工作制度(2024版)
分享到:

  8.《死亡证》数据审核制度★: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责任人应当对《死亡证》进行错漏项等逻辑检查,行政区划代码利来体育娱乐★★★、编号、有效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利来体育娱乐★★★、性别、死亡日期、死亡原因★、医师签名、医疗卫生机构等不得为空★,如实填写死因链及死亡调查记录,确保填写与上报的死亡信息完整★、准确★、一致。《死亡证》填写责任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死亡证》数据进行审核。《死亡证》签章后生效。必须准确、完整、及时地填写《死亡证》四联(后三联一致)及《死亡调查记录》,严禁任何部门和个人伪造★★★、私自涂改。工作时间《死亡证》由住院处负责盖章并进行数据审核;非工作时间或其他特殊情况由《死亡证》由急诊科负责盖章并进行数据审核;补发《死亡证》需经过医务部进行数据审核。

  6★★★. 《死亡证》应当按照填表说明准确★、完整、及时地填写《死亡证》四联(后三联一致)及《死亡调查记录》★。《死亡证》★★★“行政区划代码”和“编号”原则上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获取★,以确保唯一性。未登记户籍的死亡婴儿和无名尸的★★★“有效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均填“无”★★。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出具打印的《死亡证》★。

  14.2.已实行电子化《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医师在HIS系统中查找之前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信息,核对补办人是否为原签字家属;

  9.《死亡证》数据订正制度:对已审核确认的报告信息★,填报单位如发现死因诊断变更或填卡及编码错误★★,由预防保健科及时通知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订正。

  如补办人不是原签字家属,请原签字家属签署授权委托书★,补办人携带双方身份证原件和委托书前来办理★★;

  5.死者家属遗失《死亡证》★★★,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向签发单位申请补发一次★★。补发办法如下:已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仅补发第三联;未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补发第二至第四联。补发《死亡证》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医疗卫生机构盖章”栏注明★★★“补发”及补发时间★★★。

  为落实人口死亡信息登记部门职责,规范登记工作流程★★,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确保人口死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试行)》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4.7★★★.除补办人需要的各联外★,其余联与补办材料一同经汇总后由医务部存档。

  14.5.医师电话通知医务部★★★、急诊科/住院处★,由补办人持上述装订材料至急诊科或住院处盖章★★;

  7★.人口死亡信息属法定调查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瞒报、虚报、拒报和篡改。对于瞒报★、虚报、拒报和篡改人口死亡信息的★★★,由有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相关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12★.《死亡证》第一联是原始凭证,由出具单位按档案管理永久保存★★★,以备查询。第二联由死者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永久保存。第三联由死者家属保存,第四联由民政部门收集保存。

  2.《死亡证》填写责任人为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或负责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医务部负责《死亡证》管理工作,预防保健科负责人口死亡信息报告工作与死亡证的存档备查工作利来体育娱乐。

  14.6.医务部审核上述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确认无误后急诊科/住院处在补发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盖章;

  10★.《死亡证》数据比对校核与补报制度★★★:预防保健科应定期比对校核死亡人员(含死亡新生儿),发现漏报应当及时补报。

  3.《死亡证》签发单位:在医疗卫生机构或来院途中死亡(含出诊医生到现场已死亡)的《死亡证》,由负责救治的医疗卫生机构签发;在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等正常死亡者的《死亡证》★★,由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卫生院签发。未经救治的院外死亡★★★,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场或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签发《死亡证》★;公安司法机构判断为非正常死亡者,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

  (2)补办人身份证复印件(补办人不是原签字家属的★★,原签字家属、补发人双方身份证复印件及委托书);

  4.签发对象为在中国大陆死亡的中国公民、台港澳居民和外国人(含死亡新生儿)。

  14.1.补办人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和死者的火化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到死者死亡科室,找到原就诊医师提出申请,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丢失补发申请”★★;

  14★★.3.如补办人符合原签字家属,请补办人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丢失补发申请》,并签字按手印。

  1.本制度适用于各部门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为《死亡证)》的签发与使用★★,以及人口死亡信息报告(含非正常死亡)、信息共享与统计分析等。